目前,建筑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建筑業當前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以現澆建造方式為主的傳統產業,傳統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產品已不能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建筑產品的美好需求,傳統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代要求。為此,我國需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外圍護墻
裝配式建筑是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主要分為三種結構形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裝配式建筑以“六化一體”的建造方式為典型特征,即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和應用智能化。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主要有生產效率高,建筑質量高,節約資源、減少能耗,清潔生產,噪聲污染小等優點。
打造綠色節能建筑: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9月30日《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重點推進地區,發展裝配式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裝配式建筑外圍護墻及內隔墻評價分值不容忽視
通過裝配率計算,外圍護墻及內隔墻在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里最低評價分值為10。非承重圍護墻非砌筑,比例≥80%,平均分值為5;圍護墻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50%≤比例≤80%,平均分值為2~5;內隔墻非砌筑,比例≥50%,平均分值為5;內隔墻與管線、裝修一體化,50%≤比例≤80%,平均分值為2~5。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2-2016和《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7的設計規范及依據,解決墻體技術難題,打造綠色建筑。
建筑外圍護墻及內隔墻技術難點:外墻屬于臨邊作業,施工技術難點高,安裝做法復雜且成本高,要考慮健全的安全措施,對系統強度及穩定性能要求較高。超高層鋼結構建筑在風壓和地震時產生擺幅和層間位移、對墻體和構件的擠壓效應、影響墻體樓板、梁柱連接安全性。
建筑外圍護墻解決方案:根據外墻的特殊性采用復合結構墻體,采用工廠定制模塊,局部剛性+整體柔性,提升連接強度,滿足抗風壓,抗沖擊、整體結構安全性,及日常使用的綜合要求選用S135B臨邊墻系統體系。
建筑外圍護墻分布區域:幕墻或外墻襯墻等臨邊墻體
建筑外圍護墻及內隔墻系統
福韻聲學通過不斷的自身業務整合和適應產業發展趨勢需求,大力推動裝配式生態建筑發展,變革傳統建筑建造及應用技術,目前已成為鋼結構建筑、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三甲醫院及KTV、影院等隔聲系統墻和裝配式成品墻最專業系統供應商和技術服務機構之一。
更多福韻聲學墻體系統: